形态描述
翅展 雄38--42 mm,雌48--49 mm。
形态 雄蛾下唇须白粉浅黄色,顶端橙黄色;触角干白色,栉齿白粉浅黄色,基部浅黑色;头部白粉浅黄色混有墨黑色;胸部和腹部上面和下面白色;翅基片白粉浅黄色;足白粉浅黄色,前足胫节里面具墨黑色。前翅和后翅半透明。前翅白色,特别是翅脉着有白粉浅黄色,全翅均匀地雀斑状散布暗褐色;在中室末端M2脉起点上具一暗褐色小点;缘毛白色。后翅和缘毛白色。前翅和后翅反面白色。
本种前翅中室末端具暗褐色点和雀斑状散布暗褐色鳞与本属其他种不同。前翅Rl脉和R2脉从中室分出;后翅RS脉和M1脉通常从中室上角同一点发出,但有个别标本Rs脉与Ml脉起点微分离或具一短柄;M2脉比Cul脉接近M3脉。
观察标本 1♂1♀,云南丽江、2750m、1978.Ⅷ.5~16、丽永组采;2♀♀,四川峨眉山、1900m、1977.Ⅷ.15、郑发科采。
形态 雄蛾下唇须白粉浅黄色,顶端橙黄色;触角干白色,栉齿白粉浅黄色,基部浅黑色;头部白粉浅黄色混有墨黑色;胸部和腹部上面和下面白色;翅基片白粉浅黄色;足白粉浅黄色,前足胫节里面具墨黑色。前翅和后翅半透明。前翅白色,特别是翅脉着有白粉浅黄色,全翅均匀地雀斑状散布暗褐色;在中室末端M2脉起点上具一暗褐色小点;缘毛白色。后翅和缘毛白色。前翅和后翅反面白色。
本种前翅中室末端具暗褐色点和雀斑状散布暗褐色鳞与本属其他种不同。前翅Rl脉和R2脉从中室分出;后翅RS脉和M1脉通常从中室上角同一点发出,但有个别标本Rs脉与Ml脉起点微分离或具一短柄;M2脉比Cul脉接近M3脉。
观察标本 1♂1♀,云南丽江、2750m、1978.Ⅷ.5~16、丽永组采;2♀♀,四川峨眉山、1900m、1977.Ⅷ.15、郑发科采。
国内分布